維納智能發佈Agentic AI系列產品 助力香港本地化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態

發布日期:2025-07-08來源:香港新聞網

香港新聞網7月8日電 香港維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Wiener Intelligence)8日在數碼港舉行Agentic AI系列產品發佈會暨生態聯盟啟動儀式,展示多項針對香港市場需求研發的人工智能技術成果,並聯合多家本地及國際知名機構成立生態聯盟,共同推動Agentic AI在地落地與跨域應用。活動吸引了來自學術界、企業界及媒體近百位嘉賓參與。

維納智能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柳崎峰教授在主題演講中指出,當前大模型落地面臨的行業交互數據短缺問題,是制約AI技術實際應用的主要瓶頸。為此,公司聚焦高質量大模型交互數據生成領域,研發了SYNC(Synergistic Nested Feedback Cycle,協同嵌套反饋機制)、ToM(Team of Models,多模型協作系統)、CLAPE(Continuous Learning Algorithm for Prompt Evolution,場景驅動提示詞自演化機制)與 CLEF(Continuous Learning from Error Feedback,基於錯誤反饋的持續學習系統)等核心技術,為企業構建高精度的閉環式AI應用系統,實現數據生成、模型訓練與人機互動的協同演化。

會上,維納智能正式推出三款旗艦應用,包括:香港首歌公開免費的多個大模型自動協同通用問答系統“QueWi”(亦包含多個和生活密切相關的垂直頻道問答系統)、全球首個微軟AppSouse上供鞥最晚、針對香港優化的專業寫作助手“Wi Writing Copilot”,以及全球首個具統計分析能力的賽馬問答模型“RaceBot”。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應用在測試中若干項性能指標超越現行國際主流模型,且99%以上生成內容體現香港“一國兩制”及愛國愛港社會語境,94%以上時事信息具備新聞級溯源能力,且支援多語言內容智能匯聚,在本地超百萬級名詞辨識與寫作實時校對方面,應用達到93%以上的精確度,94%以上垂直行業(例如賽馬)交叉統計分析問答準確率。

柳崎峰透露,維納智能成立僅一年,已完成千萬美元級種子輪融資,團隊六至七成成員擁有世界五百強企業工作經驗,超九成成員為港籍,未來將持續深耕本地市場,並結合深圳、北京分部的資源聯動,加速佈局粵港澳大灣區及“一帶一路”沿線市場。

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黃錦輝指出,Agentic AI技術有望突破當前大模型應用的限制,透過結合語言模型、規劃引擎與移動代理等模組,推動人工智能向具備自主決策與行動能力的“智能體”邁進。他亦強調,香港特區政府已投入大量資源推動AI研究與應用,未來更需產學研協同,加快科技落地。

聯想方案與服務業務集團亞太區總經理何一凡則認為,維納智能展現出三大競爭優勢:技術深度與場景落地的平衡能力、數據合規與創新的協同能力,以及靈活整合資源的生態聚合能力。她表示,聯想與維納的合作不僅是資本層面的投入,更是戰略上的結盟,未來將共同拓展更多AI應用場景。

聯想創投董事總經理梁穎續指,聯想創投領投維納智能種子輪投資,該團隊自創的SYNC與ToM系統,成功構建出具備閉環架構的Agentic AI解決方案,展現出中國原創技術在國際高標準場景中的競爭潛力。她亦指出,聯想創投自2011年起深耕香港,累計投資已近15億港元,維納正是其“硬科技破局者”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

中國聯通國際執行副總裁邱濤亦表示,數據資產將成為未來AI競爭的關鍵,香港在新技術實驗和數據治理方面具備制度與環境優勢,將在AI基礎設施與應用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香港賽馬會首席AI科學家林靜教授認為,維納在數據生成模式上的創新回應了行業對高質量訓練數據的迫切需求,並強調數據在“數據、算法、算力”三要素中愈趨關鍵,其自主生成數據能力將成為未來發展的核心驅動之一。她認為,維納具備成為本地AI獨角獸企業的潛力。

亞洲脈絡業務與技術總監梁錫波則分享,維納智能的AI解決方案既具前瞻性亦極具“貼地性”,短期內已實現多項具體成果,充分展現出香港在AI技術轉化與應用層面具備良好條件與潛能。

數碼港行政總裁鄭松岩博士、友邦保險集團首席創新官蔡新發博士、浦銀國際副行政總裁余曉東先生、華為香港ICT行銷與解決方案銷售部總裁畢進軍先生、新華三集團港澳區總經理于飛先生、思科香港總經理封小韻女士等合作夥伴代表,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HKGAI)主任郭毅可教授派代表出席。

活動最後,“維納智能生態聯盟”正式啟動。該聯盟由香港研究機構和多家企業共同組成,未來將會深入探討交流,形成資源優勢合作,致力於推動香港和大灣區的AI場景共建、AI技術研發、AI產品應用、AI產業鏈協作等。柳崎峰表示,以維納智能和HKGAI的合作為例,維納智能做為HKGAI的生態合作夥伴,將在香港優先應用HKGAI V1大模型,與其他生態夥伴一起,一起推動香港AI大模型應用落地,助力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完)